盘山卧云楼解说

为什么叫卧云楼呢?就是每当夏天傍晚的时候,雨过天晴,西方渐渐抹上一抹红霞,在阳光和微风的推动下,多姿多彩的游云能从二楼穿窗而过,故此名为卧云楼。这个就是过去乾隆皇帝看戏的小戏台,也叫八角戏楼。这样乾隆皇帝是从上往下看戏,老百姓是从下往上看。上下之间几十丈之遥,轻功再好你也上不来了,安全能够得到保证,只此一条就够了!可是乾隆皇帝又把眼帘放在了戏台上……嗯?不对了,按照清史的规定,戏台两边门柱上,应该贴上对联(楹联)和横匾。大臣们一看,哎呀!净忙活您这安全问题了,这事儿给忘了。可他们几个又不敢说忘了,呼啦就跪倒一片:启禀万岁,并不是微臣们忘了,是想让您临时现场的批赐一幅。哦,是这么回事!他又说了,我的大臣们作诗出对易如反掌,何必要我做呢!众位爱卿来说,不过这次我有个要求,什么要求呢?内容要符合唱戏题材,说别的不成,第二要通俗易懂,你咬文嚼字、之乎者也的听不明白不行,因为我请的是老百姓看戏。说完之后军机大臣和珅为了抢功马上就来了:启禀万岁,微臣我这里有一副对子,您听行不行,他怎么说呢?上联是:按律吕点破炎凉世态,下联是:借衣冠描尽古今人情。这戏场描写挺好的,可乾隆皇帝听完后,摇了摇头,表示不满意。你我都知道说的是什么,可老百姓连个人名都不会写,那会儿也没有普九教育……这时候乾隆身后有人说话了:万岁,我这里也有一副,您听行不行?一回头刚好是宰相刘墉刘罗锅,拿他也没有办法,那么刘爱卿就说吧!刘墉怎么说呢: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,下联是:六七步如行四海九州。一喊众将官,有,都是这四个人哪!这四个人可了不的了,陆海空三军都在里面了。兵发云南,案子一撤,用不了两圈,云南到了。光有对联没有横匾也不行啊!你在给我想一个横匾!启禀万岁,写什么呢?刘墉说:全是假的。讲到这儿一般就讲完了,其实这四个字是:作如是观,看戏无非是看哪个朝代什么故事。为了提高一下情趣,给他说全是假的就完了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