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化寺建于明朝正统年间,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二环附近的禄米仓东口路北,原本是明代著名太监王振的家庙,现在属于北京文博交流馆。寺内梁架、斗拱、彩画等仍保持明代早期特征,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智化寺堪称京城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。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有山门、智化门、智化殿、如来殿与万佛阁、大悲堂等,智化门前是东西对称的钟楼、鼓楼;智化殿前是东西对称的大智殿与藏殿。这些建筑是典型的明代歇山式风格建筑,对于研究明代的建筑有重要的意义。
智化寺有三绝:
1、转轮藏。智化寺的转轮藏高四米,整体为金丝楠木;共八面,每面45个抽屉,一共360个,藏360部经书;并且抽屉上有形态各异的雕像,按千字文顺序排列,便于检索;顶部大鹏金翅鸟雕工精湛,与棚上仅剩藻井相对而立,精绝华美,属于国宝级文物。
2、藻井。藻井是中国古代天花板上的环形雕饰物,有倒置水井的寓意。大多修建于宫殿或者寺院之中。一般会装饰这荷菱等水生植物,由于中国古代建筑中木材使用较多,最怕火灾,所以古人希望借用藻井来压服火魔,保佑建筑物的安全。寺中最为夺目的为三块藻井,十分的精美!可惜现在只剩下藏殿的这一块儿。另外两块一块现存纳尔逊-阿特金斯博物馆,一块在费城艺术博物馆。
3、京音乐,源于唐宋的宫廷音乐,由明代宫廷传入智化寺后,一直按照口传心授方法代代相传,迄今已近六百年的历史,仍然保存相对完整,堪称“中国音乐的活化石”,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